Sunday, February 24, 2008

無力招架的社會過敏症

報載國內外已有許多研究顯示,不和諧的婚姻關係對健康有很多害處,包括引起高血壓、憂鬱症、對抗心臟病與心臟衰竭的能力減弱。

研究報告指出:「失去另一半可能對身心有不利的影響,但是另一半健在未必就有益健康。有問題的婚姻本身就是壓力的一大來源。」

* * *

「突然間,妳只看到地上到處都是濕紙巾,他緊抓著遙控器不放,拿著一根叉子搔背。最後妳終於要面對這個不會改變的事實:對於一個只會將一捲新的衛生紙放在架子上而不裝上去的男人,妳實在無法與他深情擁吻。」

從這段怨言可以看出,說話者已經出現所謂的「社會過敏」(social allergy),對伴侶的生活習慣產生強烈反感。這些習慣就像生理的過敏原,初次接觸時沒有什麼反應,但是隨著接觸次數增加,過敏症狀日益嚴重。隨著一對戀人相處時間越來越長,彼此瞭解越來越透徹,社會過敏的症狀往往就會出現。這時情人眼裡出西施的感染力量逐漸消褪,社會過敏的惱人特質也逐漸放大。

一項針對美國大學生的研究顯示,女性的社會過敏大部分來自男友粗率或不體貼的行為,例如前述的放衛生紙習慣。另一方面,男性多半難以忍受女友的自我中心或頤指氣使。社會過敏因為反覆接觸過敏原而惡化,一位女性剛與男友交往兩個月時,對他的粗野行為可能不以為意,然而一年後卻可能忍無可忍。這種過度敏感一旦引發憤怒與焦慮,可能就會導致嚴重後果:伴侶中的一方愈是反應激烈,兩人愈有可能分道揚鑣。

心理分析研究提醒我們,雖然我們渴望得到「完美」伴侶,符合我們的每一項期望,對我們的需求感同身受並加以滿足;然而這種原始幻想不可能實現。其實任何愛人或伴侶都不可能盡善盡美,完全滿足我們源自童年的未滿足需求;我們唯有體認到這一點,才能夠以更為全面和實際的觀點來看待伴侶,而不是繼續透過自身的心願與投射來看待對方。

神經科學家補充說,驅策我們願望和行動的神經系統有七個,依附、關懷與性愛只是其中三者,另外兩個是探索(exploration,包括學習世間各種事物)與社會鍵(social bonding)。對於這些基本的神經驅動力,每個人各有一套輕重緩急的取捨,有些人活著是為了四處探索,有些人一心想結交朋友。然而進入愛情領域之後,依附、關懷與性愛通常是排行榜的前三名,只是先後次序會有變化。

研究婚姻情緒問題的先驅約翰‧高特曼(John Gottman)認為,觀察一對伴侶能夠滿足對方主要神經系統需求的程度,可以預測這段姻緣能不能百年好合。高特曼是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的心理學家,也是研究婚姻成功或失敗因素的權威,他曾經設計一套方法,預測一對夫妻是否會在三年內仳離,準確率超過九○%。

近來高特曼進一步指出,如果伴侶之間某種重要的需求──例如性接觸或者關懷──無法得到回應,我們會一直處於不滿足的狀態,可能表現為隱隱約約的挫折感,也可能爆發出長期的怨恨。這些神經系統的需求找不到出路就會惡化變質,其徵兆就是婚姻關係面臨危機的早期警訊。

另一方面,恩愛廝守數十年的夫妻也會有明顯的徵象。長期水乳交融會在兩人的臉上留下印記,使他們愈來愈肖似對方,原因顯然是他們多年來經常表達相同的情緒,對臉部肌肉造成雕塑的效果。由於每一種情緒都會繃緊與放鬆特定的臉部肌肉,因此當一對伴侶相視而笑或者相視皺眉時,他們會強化相同的肌肉。這種效應逐漸塑造出臉部類似的隆起、皺摺與線條,使兩個人長得越來越像對方。

一項研究揭示了這項驚人的現象,請幾對夫妻提供兩組分別攝於結婚時和二十五年之後的照片,受試者觀看之後回答一個問題:哪一組照片中的丈夫與妻子比較相像?白頭偕老的夫妻不僅越來越像對方,而且相似程度愈高,對婚姻生活的感覺也更為幸福。

一對伴侶在日積月累之下,會以微妙的方式相互「塑造」對方,透過無數細微的互動,強化彼此都能接受的模式。有些學者認為,這種塑造作用會讓一個人逐漸趨近伴侶心目中的理想形象。這種追求理想愛情的潛移默化稱之為「米開朗基羅現象」(Michelangelo Phenomenon),會讓一對伴侶相互影響塑造。

觀察伴侶之間正向互動關係的分量多寡,時間可長可短,最有助於判定婚姻關係的良窳。有一項研究針對準備結婚的戀人,詳細分析他們發生爭執時候的互動模式。之後五年,這幾對伴侶每隔一段時間回到實驗室,進行後續評估。研究人員發現,他們在結婚前接受分析時呈現的互動模式,能夠準確預測後來幾年的關係發展。

可以想見的是,負面的互動關係不會是好兆頭。後來婚姻較多問題的伴侶,爭執對抗時的情緒對決往往較為激烈。伴侶的負面表現愈明顯,婚姻關係愈不穩定。最具殺傷力的就是憎惡或鄙夷的表情。鄙夷的負面特質遠超過批評,經常化身為不假修飾的侮辱,有如將對方視為次等人。伴侶流露出鄙夷,代表他認為對方不值得他發揮同理心,更不值得他愛。

如果伴侶原本有善體人意的同理心,對這種惡性的互動關係而言是雪上加霜。他們完全知道對方的痛苦所在,但是冷漠到不願意伸出援手。一位閱人無數的離婚律師說:「對伴侶毫不關心甚至不聞不問的冷漠心態,是婚姻中最惡劣的殘酷行徑之一。」

另一種模式同樣會造成傷害,一樁不滿導致另一樁,憤怒引發傷害與悲傷,挑釁(你怎麼能這樣說!)接踵而來,雙方互相打斷彼此說話。這類模式一旦出現,就可以預見當事人終將決裂,甚至不用等到結婚。大部分出現這種模式的伴侶,都在第一次分析之後的一年半內分手。

高特曼告訴我:「預測戀愛中的情侶能不能天長地久最重要的指標,就是兩人共享的正向感受。要預測一對夫妻,則是看兩人如何處理彼此的衝突。但如果婚姻已經維持很久,預測焦點又會回到夫妻共享的正向感受。」

當六十來歲的老夫老妻討論他們喜歡的事物,生理測量會顯示隨著對話進行,他們的興致會越來越高昂。然而換作是四十來歲的夫妻,生理共鳴就沒有那麼強烈。這或許能夠解釋為何六十來歲、婚姻美滿的夫妻,會比同樣美滿的中年夫妻更能夠公開表達對彼此的愛意。

高特曼藉由他對已婚夫妻的廣泛研究,設計出一套看似簡單的衡量方法:夫妻相親相愛與齟齬不合時刻的比例,是非常有效的預測指標。如果是前者是後者的五倍,正面時刻遠多於負面,顯示這對夫妻情緒交流健全,關係蓬勃發展,幾乎一定能夠白頭偕老。

高特曼的比例不僅能夠預測伴侶關係能夠維持多久,也有助於評估雙方的生理健康狀況。下一章我們將會討論到,人際關係本身就是一種環境,能夠關閉或啟動某些特定的基因。我們最親密的人際關係因此有了全新的意義,在無形的連結網絡作用之下,產生驚人的生物層面影響。(摘自《SQ──I-You共融的社會智能》一書)

Wednesday, January 16, 2008

Publishing Is "Publish Anything"

2008年新文章登場。

我動作慢,拖拖拉拉,應該是人盡皆知的事情。所以,新年已經過了十多天,直到現在才回過神來,動手更新這個纏滿「蜘蛛絲」的地方。

今年我想為自己愛胡思亂想的腦袋留下一些紀錄。常常一些小創意、新構想就在念頭閃過的當下漏失,然後某日某刻又猛然驚覺當初那個可能十分便利、可能超級無理、可能充滿幻想的概念,如今已經被人家實現了。這中間自己似乎錯過了什麼,也許曾悄然參與其中而不自覺,也許最終不過是個旁觀者。

關於那些奇思異想,其中之一就是今天的部落格。

大學時,差0.5分沒進資管系,卻去了企管系。那時候,很羨慕會寫 html 語言的網頁高手。可是一方面欽羨,一方面又覺得像我這種終端使用者只是需要一個像 word 一般的應用程式,讓做網頁這件事很容易達成。什麼架站、寫程式……諸如此類,不應該要由自己從頭耕地、播種、耕耘、收穫。所以,遲遲沒有動手。歲月流逝啊!幾年就這麼過去了。

後來,從 Frongpage、Dreamwaver 起始,好多好多應用程式就這麼一代接著一代汰換,終於發展出殺手級的部落格,亦即專門給非專業背景的人,可以無障礙地自由發表任何東西的平台,重點是「免費」(當然還是有付費會員的機制可選擇)。

在還沒有部落格之前,各家入口網站有一個服務是可以申請個人網頁,然後裡頭有很陽春的功能,讓使用者自行製作一個基本網頁。當時,那些網頁服務無法滿足我,最後在 PChome 的家族,找到還算滿意的服務功能,只是稍後又發現了Blogger,以及無名小站,自此琵琶別抱,最後就是目前看到的樣子囉。

仔細瞧瞧PChome 的家族,其實它的功能跟一個部落格的功能幾乎不相上下,但是當初即便有明日報、個人新聞台,PChome 就是沒有一塊發展或轉型為成功的Blog平台,之後也沒有,不知是什麼原因?

久遠的PChome 家族:凱瑟琳的大千世界(成立於2004/9/22)

已不更新的無名小站:非關未來(成立於2004/10)

其他:族繁不及備載(反正也沒有什麼內容啦)。

【結論】

Publishing Is " Publish Anything"

從這裡可以得知什麼是出版業的真諦與核心。視界無限大,世界才會無限大。

Saturday, December 29, 2007

閉關度假四天三夜

對自己說,這一年工作辛苦了。收穫很多、心靈豐盛。那是一個好修行的地方,一個永無止盡求進步的地方,它撫慰了我饑渴的腦袋,充實了人生的時光。

跨出以往的小池塘,觸目所及之處,有太多的佳作、經典亟欲仿效與追隨。知識領域的擴延與發散,讓自己被迫跨出過去熟悉的固有範疇,雖因學海無涯而興起難以企及之嘆,但沉迷於浩瀚的文字天堂,卻又無比欣喜和歡愉。

藉年終休假之機,賞自己一份禮物,祕密地籌備一個遺世的小旅程。沒有遠行、沒有匆忙,讓心靈淨空,純粹過一個閒適的跨年假期。

今天起,藏身在這城市的某個角落裡,散播著我發自內心的微笑。

Sunday, December 16, 2007

差一點失之交臂的《夢蝶》

butterflybanner-final

連續兩個周六都在公司加班,結果讓我硬生生把12/14晚上七點半的演出場次忘得一乾二淨,直到當天晚上九點多步出公司大門才想起我錯過了什麼。當下真想「劈」了自己,白白浪費了一張一千二的票,一場期待已久的劇作。

由於兩廳院售票網顯示接下來兩天的票都已經售完,於是第二天我異想天開地拿著過期的票,想說有沒有可能矇混著入場,偏偏國家戲劇院的服務人員一把就攔下我這個意圖闖關的觀眾。而且連在大廳看電視轉播也不行,只能含著快掉下來的淚珠兒,悻悻然步下外頭的車道離開。唉!我也不願意這麼做的呀,票都賣完了我能怎麼辦。

信步走到底下的誠品書店,想了又想,不然再問問裡面售票處是否還有票券好了,這一問沒想到,螢幕居然秀出還有最後兩個位置,雖然那個位置實在差得可以,在四樓第六排(最後一排),但為了一睹為快也別無他法,只得將就了。於是我從那原本一樓四排中間,換到了四樓最末一端。但因為可以在台北看《夢蝶》,原先揪著的心這下也放開了。至少比較開心地回家了。不然,我心裡頭已經盤算著要一月份南下嘉義、台南觀賞此劇了。

今天,我懷著期待的心情進入戲劇院,《夢蝶》整整演出三個多小時,表演十分成功,女主角錢熠的唱腔溫婉、身段漂亮,與我之前看當代傳奇其他作品魏海敏的清亮艷麗有別。吳興國頭一遭演出小生,而且又編又導又演,忙到嗓子幾乎啞掉,老實說今天唱得不甚理想,但我知道他盡力了。

演出結束後,「當代」辦了一場簡短但溫馨的座談會,所以我可以看到製作人林秀偉,負責編腔、作曲、指揮的周雪華、賈達群、江靖波以及男女主角,與大家分享創作、籌備、演出這段時間以來的酸甜苦辣。現場還來了法國當代最負盛名、「陽光劇團」女導演Ariane Mnouchkine,她禮拜六已經看過一回,禮拜天又來看了第二遍,與吳興國相識於法國亞維儂藝術節,兩人彼此都對對方盛讚有加,相互推崇。

陽光劇團12月底也為台灣觀眾帶來《浮生若夢》,這部作品的完整版要演六小時三十分(不含中場休息),一方面因為沒有特別去認識它,一方面時間很長,因此沒有打算看。不過,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連到這裡做進一步了解。

過了今天,本年度所有預定要欣賞的節目作品都已結束,企盼來年有更多的好作品觀賞囉。

夢蝶

繼《暴風雨》後,又一浪漫唯美鉅獻
再創東方劇場美學的登峰至極之作

多年來,陽光劇團一直在嘗試多元文化並置的跨領域劇場,我們所追求的目標,當代傳奇劇場都做到了。從當代傳奇劇場的舞台上,我看見了世界劇場的夢想。──Ariane Mnouchkine (法國陽光劇團藝術總監)
錢熠有光芒萬丈、無可匹敵之魅力。──紐約時報

二十年來,當代傳奇劇場持續探索東方劇場美學的可能性,不論是改編西方名劇,或重新詮釋傳統老戲,融合東西方劇場藝術、開闢傳統戲曲新道路,已成為當代傳奇劇場獨有的精神與特色,而創新和無限的想像力更是藝術總監吳興國一貫秉持的精神。

自創團以來,多次應邀赴國外演出,足跡遍及英國倫敦皇家國家劇院、法國亞維儂藝術節、日本東京亞洲表演藝術祭、丹麥歐丁劇場四十週年慶以及美國史帕雷多藝術節等等。藝術總監吳興國的演出更成功征服了世界劇壇,英國泰晤士報曾褒揚:「他使我們想起英國著名演員勞倫斯.奧立佛」。而日本讀賣新聞也曾讚賞「作品深厚有力,吳興國演出層次豐富,技巧高超」。去年底,吳興國更受邀前往紐約大都會歌劇院與世界三大男高音多明哥同台演出,為該齣由張藝謀執導、譚盾作曲之西方歌劇中唯一一位的東方京劇演員。

當代傳奇劇場的最新力作《夢蝶》取材自「莊子試妻」的傳說,其故事從戰國時期在民間流傳至今,從崑曲的折子戲「說親回話」和全本的「蝴蝶夢」、京劇的「大劈棺」、梆子戲的「田氏與莊周」、胡金銓導演舞台劇「蝴蝶夢」也有脫胎自高行健小說的「冥城」,前人和今人無不對莊子試妻的荒唐公案感到興趣。其中,為田氏的處境產生正負兩極評價,不是以不貞來批判女性,就是以男性沙文主義來譏諷莊子試妻的不人道。《夢蝶》以全新觀點註解這則故事,宇宙天地,生生死死,如蝶生命之短暫。情愛義理都是虛幻,愛情如何超脫?男女可以對話嗎?孔子的儒學和莊子的玄學,哪一個更符合二十一世紀人類的思維?

《夢蝶》特別邀請目前在美國、歐洲及澳洲深受各地劇評家和觀眾喜愛的中國崑曲女演員錢熠,和吳興國兩大巨星同台。出身上海崑劇院的錢翊在一九九八年,以一齣《牡丹亭》在林肯中心藝術節,讓西方觀眾驚為天人,紐約時報盛讚她有「無可匹敵之魅力」,讓她迅速成為西方藝壇一顆耀眼巨星。此外,戲曲名家顧兆琳如甘泉般細膩悠揚的編腔唱曲,日本劇場大師蜷川幸雄的最佳設計師前田文子,舞台燈光大師林克華,空前浩大的製作陣容,將再度為東方劇場打造美學高峰。

◎《夢蝶》官方部落格:http://blog.roodo.com/butterflydream

Sunday, December 02, 2007

充滿問號的感情

有時候,他很膽小

有時候,他很自大

有時候,他很無厘頭

有時候,他又很正經

有時候,他固執得要死

有時候,他是真的裝死

有時候,他講的謊話是真話

有時候,他說實話都是假的

有時候,他太雞婆

有時候,他太衝動

有時候,他很貼心

有時候,他很粗暴

太多的有時候

我有許多不解

但也沒有想要全盤理解的動機

就像平常家人的相處

平平淡淡,好像有滋味卻像沒滋味

那是什麼,白開水?

我很喜歡喝白開水

不喜歡爭逐珍奇的口味

有就是沒有

沒有就是有

有也好

沒有也罷

都是生活

都是自己的選擇

那個可惡又讓人牽掛的小D(豬)

1361692441

2007/3/31@西北航空

如果機長不是歐巴桑,我想小D是鐵定坐不到機長大位的,而且還幫他拍照留念。

 

smile_sarcastic裕希碎嘴道:

小D有時候滿可愛的,只是我常常摸不著他的腦袋裡盤算著什麼天大的計畫,到底要支持相信還是戒慎恐懼,愛情的功課真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