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October 26, 2008

我讀魏德聖的《小導演失業日記》

小導演失業日記

小導演失業日記/魏德聖 著

昨天禮拜六,一口氣把小魏的舊書《小導演失業日記》讀完。這本書在時報出版社躺了六年,應該是裁書名單上一本默默無名、銷售不佳的書,卻沒想到作者因為拍攝《海角七號》而聲名大噪,再次讓這本書有了不同的命運。

網路書店的簡介:在這本自傳中,當年卅四歲的電視編導魏德聖,將失業半年間的日記集結。面臨房屋貸款、妻子難孕、劇本無著及製片環境惡劣等生命難題的年輕導演,每天提著電腦,從永和騎車過福和橋到公館的咖啡館,坐上一天寫著出路未卜的劇本。日記的字裡行間夾雜著面對現實的無奈、不甘,及尋找理想的掙扎、反省;以一篇實錄、一篇小說(自比一條金魚、即副書名由來)輪替寫成,虛實交錯而有趣。

由於編輯的職業病,這本書雖是二版,但裡頭還是讓我看到有不少錯別字和掉字。整體說來,小魏實在很會說故事,這本書記錄了2001年7月5日到隔年2月10日的生活,雖然主角賦閒在家沒事幹,但蟄居的那半年他寫完了三部曲的台灣史詩電影劇本。工作上的挫折沒有埋沒他的理想,生活上的困頓沒有消磨他的意志,親情上的聯繫更使他獲得支撐,小魏是幸運的。事後諸葛來看,他終於等到了實現夢想的契機。《海角七號》電影票房的成功,引發觀眾看國片的熱潮,已能使他未竟的夢想,得到更多的援助,身為觀眾應可期待下一部精采作品完成。

小魏的日記沒有大道理,常常出現台語髒話,但卻是那樣真實地呈現心中的驕傲與失意,對自尊的強烈需求,以及對自殘的期期以為不可。我喜歡他向文生梵谷致敬的信,我看重他改編王家祥小說的慎重,他描述外公和外曾祖母過世前的種種。他與妻子、丈母娘、母親、父親、弟弟、親戚、朋友的互動,確實讓人感到他的真誠與善意。就是因為他的真,所以能夠感同身受,接受書裡提出的哲學問題:人活著為了什麼?

從前從前當XX還很小的時候……,順著這個開頭語,我們也可以自己編寫出屬於你我的夢想。

如同書封上的文案:有時候夢想也像一封無處投遞的信件。獻給也曾經茫然無助的你!

值得一看。

〈新版自序〉給還在等待中的人
文∕魏德聖

自從《海角七號》上映、引發觀眾進戲院看國片的熱潮……等令人意外的迴響之後,我的生命確實產生了許多連我自己都還需要時間去適應的變化。

很多人都說,《海角七號》算是在不景氣的年代中,創造了一連串令人振奮的奇蹟。我想這本書的再版,應該也可以算是其中之一吧!

這本書,誠如書名所述,其實談的是我多年前失業的那段期間,面對人生最苦悶、最徬徨,在現實的壓力下茫然失措,卻仍舊憑著一股甚至不奢望別人能理解的信念,一邊寫著一本不知道何時才可以開拍的台灣史劇本,一邊以日記形式,誠實地記錄下彼時種種的心情點滴。

那段時間,我想著故事、說著故事,也改著故事,雖然心中堅信它就是我等待多時的重大突破,卻仍然不知道它會不會成功,甚至不知道,它還要讓我等多久。

無論是悲歡交集還是山窮水盡,這本書所述說的,無疑就是一種在困頓中等待突破的心情。而很多時候,人生不就是這樣嗎?即使已經盡了全力,還是難免要被動地等待未知的未來發生。

所以這本書,其實是要獻給每一個還在等待中的人。而這其實和我後來是否拍出了《海角七號》,或者《海角七號》締造了什麼成績無關。這本書,只是想給那些還在漫長等待中獨自摸索的人一些安慰。因為我也曾經是一個無人聞問的小人物,所以我特別能感受那種在不確定的困局中,仍想奮力一搏的心情。

希望每個人都能在這本書裡頭找到一些感動的力量,找到一種呼應;彷彿在說,你們並不孤獨——而等待,確實是會有所回報的。

二○○八年十月六日 於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