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ly 28, 2008

全球化下的生活制約

生活於21世紀的我們,食衣住行育樂,無一不被制約在全球商業化體制下。日常的消費,均是由市場供應的品項,無法打進市場通路的,除了從極少數另闢蹊徑的管道取得,一般個人實在很難跳脫全球供應鏈的環節,獨自生存。

由於必須消費才能換取生活所需,我們所仰賴的貨幣體系,自然得要不斷藉由工作(勞力+腦力)來運轉。沒工作、沒收入、無法生存……。

表象上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的多元化,其實已漸趨為一種單一化,很多的多樣性正在消失中,包括消費者的選擇。

很多東西不是沒有,而是市場一方沒有足夠的利潤可言,供需自然出現失衡現象。

下文只是冰山之一角,更多的例證生活周遭俯拾皆是。

財訊電子報‧第048期‧2008/7/3

即將從餐桌上消失的中華美食材料 
十三億人跟你搶好吃的!

美味海鮮大趨勢:高價變天價,中價變高價!」

文◎田習如

清蒸石斑、紅燒黃魚、紅蟳米糕、蒜泥龍蝦、菲力牛排、髮菜羹……幾年前這些台灣中產階級還算吃得起的餐館美食,近年不是價格翻了倍,就是野生絕跡,養殖或其他替代品問世。不只通膨讓你荷包縮水,還有幾股更大的趨勢影響著你我的口腹之慾。

「生黃魚的甘甜肉質,養殖的完全不能比;台灣原生毛蟹的濃香鮮味,現在有錢也難買到……,」有卅四年經驗的江浙菜餐廳點水樓行政主廚陳文倉,扼腕的表情顯出他對這些台灣幾乎絕跡美食的懷念。事實上,在環境氣候變遷和新興中國人吃的需求兩大因素交加下,中華美食圈中的台灣市場,近年飽嘗食材供應被「邊緣化」的尷尬,愈來愈多「好料」眼看就要從台灣人餐桌上消失。

台灣市場在中華美食圈中被「邊緣化」!

世上最愛吃鮮魚,也最擅長海鮮料理的民族,除了日本人就屬華人了,然而海鮮正是全球糧食危機中最告急的一類,生態破壞、濫捕加上需求大增,許多種類的天然水產逐漸絕跡,環保團體海洋管家委員會(Marine Stewardship Council)指出,到二○二○年人類食魚來源將改以水產養殖為主。
天然漁獲逐漸減少,需求面卻逐年大增。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統計,新興市場人口大國的中國、印度食魚量已分別較四十年前成長十倍、五‧七倍,中國更一躍成為全球吃最多魚的國家,每年消耗量超過三千萬噸;而中國人均食魚量(每人每年廿五公斤)目前雖仍遠不及日本(六十六公斤),卻已與歐洲相當,隨著中國人財富增長,未來大啖海鮮的成長力可觀。
由於飲食文化相近,中國人愛吃的,台灣人就要花更大代價才吃得到了。首當其衝的是魚翅、鮑魚、雪蛤這類高檔中華料理,近年價格被中國新富捧得節節高升;相較於廿、卅年前台灣宴客菜必備雞鴨等肉類,如今標榜健康的海鮮當道,中國新富的口味也跟著流行,例如日本烏參在台灣已經貴到幾乎無人進口,中高檔價位的魚蝦也變得更貴。晶華酒店行政主廚黃來發就說,魚翅、日本烏參近年的國際需求量大增兩三倍,要不漲價也難;而這股量少價貴的趨勢,也從頂級價位的食材開始往下延伸到中高檔價位者。
新天地餐廳行政主廚吳文智表示,中國市場的需求成長確實排擠到台灣的進口食材供應,例如東南亞的紅蟳、白蝦、龍蝦現在因為進口到中國可賺更多,使台灣貨源減少、價揚,近年也出現過澳洲牛肉為了優先出口中國,台灣訂單被排到後頭,議價能力亦降低的情形;還有石斑價格這兩三年已漲了五成,以前沒什麼市場的中價位紅條斑,現在也漲價,雖然台灣養殖技術絕佳,現在也有不少業者寧願多送魚苗到大陸去養,結果使台灣本地供應減少。
「以前好東西都往香港送,民國七、八十年代台灣人有錢了,大量好料送來台灣,現在變成都送到大陸去了,」點水樓的陳文倉也點出好食材近幾年在台灣價格躍升的主因。
隨著好貨往錢多處送,傳統珍饈因而變少變貴,餐飲業者也不斷推出新高檔菜色,例如李登輝時代的國宴桌上常客是魚翅、鮑魚,到了阿扁時代除了常標榜本土食材,剛就任時也曾以蘇眉魚招待新加坡資政李光耀,一度在台灣餐廳掀起短暫熱潮。屬大型珊瑚礁魚類的蘇眉魚是帛琉國寶魚,因為香港人嗜吃清蒸蘇眉而揚名中華飲食圈,中國大陸也出現跟進潮,不過台灣企業界有名的老饕陳飛龍(南僑集團老闆)則在旗下點水樓引進干燒魚頭作法,使用的蘇眉魚體型也比香港大許多,不過因貨源可遇不可求,目前還算老闆私房菜。
其實像魚翅、蘇眉魚乃至近年在台爆紅的黑鮪魚……等海鮮食材,都出現濫捕瀕危的環保疑慮,食材的「替代方案」應運而生,過去海產店常見的豆腐鯊,也因保育而在去年十一月被農委會宣布全面禁捕禁售,現在還吃得到的「鯊魚煙」多是水鯊所製。中國大陸傳出販售養殖蘇眉魚,實際上應還無法量產,倒是體型類型相近的龍膽石斑則在台養殖成功,身價也不菲;至於魚翅,市面上則有冬粉做的替代品。海產之外,例如髮菜這種只因中國人愛其「發財」諧音而受歡迎的食材,在中國北方產地草原因濫採而出現沙漠化危機下,已是產量稀少且受管制,不少餐飲業者用來自日本的海藻「水雲」代替。
其實自古以來人類採食宿命就在破壞生態和適應環境中循環,卅年前台灣土生河蝦、鱔魚的美味已因河川汙染消失;曾經盛行的養殖鰻魚、鱉、石斑……等已外移對岸、東南亞;野生海鮮日益稀少,便研發出海中箱網等,成功養殖過去難養出的美味。就像現在已很難想像去山裡找雞、豬、牛「野味」,未來人們恐怕也不必奢望海中野鮮,只是,難免會有老饕緬懷記憶中的好味道嘍!

Saturday, June 28, 2008

化無形的航空里程,為有形的實質助益

我不是空中常客,一年頂多出國一至三次,要說能累積多少里程,那真是少得可憐,永遠無法實現兌換機票的「夢想」。所以,那些聊備一格的里程若能拿來助人,豈不是件好事!
以下是西北航空的「空中愛心」活動,雖然即將到期(因為我太晚看到),但會員帳戶內有累積里程數的人,可以趕緊行動喔!
◆     ◆     ◆
捐出您的「環宇哩程優惠計劃」哩數拯救生命
「無國界醫生」是一個國際人道醫療組織,為全球各地遭逢天災的地區提供關鍵援助,包括中國四川地震災區以及緬甸的納爾吉斯強烈風暴災區。透過西北航空的「空中愛心」慈善援助計劃,您可把您的「環宇哩程優惠計劃」哩數捐給無國界醫生組織,為這些救災行動提供迫切需要的援助。
自即日起至2008年6月30日止,把您的「環宇哩程優惠計劃」哩數捐給無國界醫生組織,西北航空將會捐出同額哩數。捐出哩數將用來運送無國界醫生組織的團隊,前往最需要他們救援的地區。請點選這裡瞭解更多有關無國界醫生的資訊,以及他們在全球各地的援助行動。
創立於1992年的「空中愛心」,光是在美國,就主動援助超過30個慈善機構。「空中愛心」援助的機構獲得「環宇哩程優惠計劃」會員捐獻超過5億哩的「環宇哩程優惠計劃」哩數 - 協助為全球各地的慈善組織提供空中運輸服務。請點選這裡瞭解「空中愛心」的詳細資訊。
條款與細則:
  • 您捐給無國界醫生的哩數,西北航空會捐出同額的哩數,總額上限為100萬英哩
  • 此項活動的哩數不得指派給特定個人/活動。無國界醫生與西北航空有權決定捐贈來回機票的接受者
  • 這項活動截止日期為2008年6月30日
  • 「環宇哩程優惠計劃」恕不負責任何現金或支票的捐贈、或遺失的責任。
  • 指定捐贈的哩數將被鎖定,並在四至六週後從您的帳戶中扣除。
  • 哩數明細將顯示在下一次的電子哩程通知書中。
  • 若您的「環宇哩程優惠計劃」帳戶中沒有足夠的哩數,您的捐贈將不予處理。
  • 西北航空保留取代、詮釋或適用本活動辦法與程序之權利。
  • 西北航空之決定在所有情況下均為最終且具絕對效力之決定。
  • 必須是居住在亞洲地區之「環宇哩程優惠計劃」會員方可捐贈哩數予上述「空中愛心」合作夥伴。
  • 查詢有關「空中愛心」合作夥伴詳細資訊,請點選此處,或致電「環宇哩程優惠計劃」服務中心

Thursday, May 22, 2008

態度對了,什麼都對了

沒有夢想的人會傷害人

想要擁有積極的態度、不畏挫折的勇氣,有件事是不可少的,就是一定要對自已的人生有夢想、對自己的未來有期待。不管你從事哪個行業,做哪一種工作,一定要仔細想想你的夢想是什麼。

因為夢想是人生往前行走的推進器。

一個對人生沒有夢想的人是很可怕的,因為他根本沒有前進的方向和動力,所以其人生只能在空虛和無奈中度過,甚至還會傷害身邊的人。

詳見神燈三部曲的故事。

* * *

投注最真,活出無愧

自欺欺人,註定窮忙/你的心裡有什麼?/凝望真心,才能活在當下

 

以上摘自張雲翔《不當大學教授的保險小子》

Wednesday, April 09, 2008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高齡93歲的阿公於農曆三月初三(國曆四月八日)往生。這一天是家族掃墓日。

太多的遺憾,文字無能盡訴,只能收藏內心,懷念與祝禱阿公在天之靈。

Saturday, April 05, 2008

歲月無敵之二千年容顏

如果一捲相片只要50元的掃描費,那麼送去相館掃描,應該是比較划算的事情。這樣我就不需要購置高階相片掃描器,也不需要自己花時間掃描,只需要花一些錢錢而已。這禮拜先試掃了二捲底片(APS數位底片),畫素不高,只有300萬,仔細看顆粒還是很大。若只在網路上瀏覽,這種效果勉強還能接受,下回去相館問問能否掃高階一點的畫素,例如六百萬以上。

現在來看看相片掃描效果吧!(夜間攝影的掃描效果顆粒非常明顯)

F1010003

 

白天看起來就好多了!(2000年7月於北京天壇公園前)

F1010030

要處理沒有數位相機之前的相片,實在是件挺麻煩的事情。 還好數位解決方案始終越來越進步!